2010年7月15日 09:24 东阳新闻网
参加高考人数减少,高校录取率提高,周边高复机构“虎视眈眈”,令今年我市高复产业形势不容乐观,业内人士直言“压力很大”
昨日上午,几位学生正在我市某高复补习学校内报名参加复读。 从最初的几十名学生到高峰时期的十几所学校、一万多名学生,再到2010年的近三千名学生,我市高复产业的潮起潮落让不少人唏嘘。高复产业真的已成明日黄花?它是否还有发展空间,又该如何低谷谋变稳健前行?近日,记者走访了相关学校和部门,力图求解这一迷局。 高复产业陷于低潮 14日上午,记者在市新蓝天文化补习学校碰到了陈先生。陈先生的女儿陈青青今年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他此行是专门替女儿来考察物色高复学校的。当问及为什么会选择东阳时,陈先生脱口而出:“东阳教育质量好,东阳高复名气大。” 陈先生所在的仙居,一直是我市各高复机构“必争之地”。据了解,我市各高复机构都在那里派驻了“招生代表”,在当地街头频频可见的“东阳高复”,对陈先生们来说很有影响力——没有哪个县市能向外地派出如此大规模的“招生兵团”,虽然他们是各自为战,但形成的东阳高复规模效应相当明显。 “今年招生情况怎么样?”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各高复机构负责人时,他们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不到最后谁都不好说,但跟去年同期比较,已有好转”。话虽如此,但各位负责人的脸色仍难掩忧虑:今年全省考生人数比去年少了将近4万,加上杭州等地高复补习学校的大力冲击,今年的招生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另一重忧虑是,东阳境内的高复机构数与高复人数近两年急剧缩减,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整体规模效应。 据了解,我市高复产业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高峰时有十几所学校、一万多学名生。但是2008年新课改实行,高复产业被狠狠地撞了一下腰,当年复读人数大为减少。随后,几所补习学校相继关门。到2010年,全市只剩下了6所高复补习学校,补习学生2700多名。 生源减少累及招生,各高复机构绞尽脑汁,纷纷在招生手段上进行创新。“刚开始我们凭着东阳教育的牌子,坐等学生上门就行了。形势出现逆转后,各个学校开始外派老师招生,在全省各地设立招生点,并相继开设了网上招生通道。”从2001年专职担任高复补习学校的班主任以来,吴美庭见证了高复机构从主动到被动的招生模式变化,2004年后的每年暑期,他都要到台州、温州等地招生,一去就是大半个月。 主动上门报名的人少了,我市的高复机构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对生源挑肥拣瘦,跟早些年曾有补校打出“本校招生已满”或者“只招上线学生”广告的那种“牛气”比起来,现在的高复机构只能“来者不拒”,多少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行业困境情有可原 在高复产业有这样一个说法:高复产业与高考招生政策息息相关,甚至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刮起一阵很大的风暴。确实,这几年高考招生越来越高的录取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复产业的发展。 市教体局职成教科负责人表示,除了整体大环境的影响,周边县市高复产业的兴起,也对我市高复产业造成了一定冲击。“温州、台州、丽水等地是我市高复补习学校的主要生源地,不过这几年当地的高复产业也已经兴起,消化了部分本地生源。杭州等地一些知名度大、规模较大的补习学校利用区位优势、宣传优势,后来居上,成为了我市高复学校生源的有力竞争者。” 除了外围环境冲击,我市各个高复机构为了谋求生存,内部竞争也日趋激烈,除了一些小机构“落水”外,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高复机构也在这轮竞争中败下阵来。“内外交困”让东阳高复产业的规模“缩水”在所难免。 招生压力已让各高复机构苦不堪言,而经营困难又让他们雪上加霜。为了招到更多的学生,各高复机构争相改善办学条件,纷纷建造或租赁校园,里面有独立的教学楼、宿舍楼和食堂等。可是,硬件的大手笔投入,并没有换来更多的直接效益,而这两年每况愈下的招生形势,显然令这笔投资的回收期大为延长。市育英补校校长单国标说,据他了解,现在各个补习学校赢利很少,有的甚至是亏本经营,只能苦苦支撑,“如果按照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不知道大家还能支撑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