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府山高复 | 杨府山文化补习学校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教育资讯

艺考不“易考”,怎样走顺升学路?

省考五百多名,上戏、南艺、北电、山艺的校考都止步于初试。”近日,2022届辽宁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生姜子怡在社交平台发了这样一句话,“没有复读的打算,艺术类院校只能‘随缘’了”。

然而,就在采访之前,峰回路转,姜子怡收到了另一所艺术院校复试通过的通知,“从一开始目标定得高高的,每天学、每天练,到后来成绩不理想,我很难受。现在收到复试通知,我觉得只要继续走下去,未来就充满希望”。

4月初,2022届艺术类招生考试校考阶段逐渐进入尾声。去年出台的艺考新政策叠加近期多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加之线上考试、省考范围扩大、文化成绩要求提高,几大挑战让2022届艺考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升学规则。困惑有之、不解有之,难掩失落、重燃希望……在多种情绪交织中,他们如何走好今年这程艺考之旅?记者采访了相关艺考学生和专家。

1.考试形式改变,评判标准没变

“最大的变化是,前年开始有线上考试,今年,校考三场考试都改成线上了。”谈及今年校考,姜子怡直言:“不确定性增加了。”

早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部分艺术院校开始尝试将线下考试转变为线上面试。今年年初,多个省份出现聚集性疫情,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多所艺术院校发布考试工作安排,宣布将“线下现场考试”全部调整为“线上考试”。三年来,一届又一届的艺考生依然在不断适应新变化。

对于广东省美术类考生黄同学而言,线上考试更有“安全感”。“美术考试对灯光、画面没有要求,只需保证作品的真实性,独立完成后提交作品审核。所以,在日常熟悉的环境里作画,会发挥得更加稳定一些。”线下考试要求写生,线上则变成统一临摹一张图片,“这样偏差更小,考起来相对容易”,黄同学说。

和线下考试相比,“很多学校的线上考试都会有三次录制机会,提交最好的一次。这相当于多了两次机会。”姜子怡补充道。

不过,作为播音类考生,姜子怡在一次次的考试中体验到,线下考试能跟评委面对面,会更有“交流感”。同时,让她感到挫败的是,“以前没有接触过视频录制,不知道要选择什么拍摄背景、光线”。经历了多次“没有过”的考试,看着不尽如人意的视频效果,姜子怡开始反思过程,并置备了补光灯等设备。

视频里的线上考试,也让一些艺考学生感到“不安”。广东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生吕同学发现,“很多艺考培训机构非常专业,他们注重硬件补充,比如用专业打光把人的面部轮廓变得更漂亮,而没有参加培训的同学就会很吃亏”。

硬件设施、拍摄场地的好坏会影响评委打出的分数高低吗?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导演系副教授刘硕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一定要从技术角度来说的话,手机内存够不够,网络是否稳定,能否保证说话不卡顿,这些需要提前做好测试,保证在考试的时候万无一失。其他额外设备的增添并不会影响老师的评判,一台手机、一个光线好的安静的位置,保证老师能真切、清晰地看见考生即可。万一在考试中遇到了技术问题,比如听不见声音或者看不见人像等,也可以当即暂缓考试,立刻跟学校招办联系解决。至少在我们学校是这样处理的。”

刘硕认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专业教师对学生评判的标准不会变。“我们需要了解考生具备怎样的能力,实际上隔着屏幕也能够清晰和准确地捕捉到。考生们需要做的是,充分准备,调整心态,用最放松的姿态,展现最真实的面貌。”

刘硕正在教的班级正是2020年春首次尝试线上考试后入学的,“他们很优秀、热爱自己的专业、有独到的想法。这说明即使是线上面试依然能保证选拔出适合的学生”。

2.加大省级统考的区分能力

2021年9月24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不断提升省级统考水平和质量,逐步扩大省级统考范围,到2024年,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

随后,全国各省市相继发布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办法。如广东省统考分为美术类、书法类、音乐类、舞蹈类和广播电视编导类五种统考类别,考生必须参加省统考且成绩合格,方能参加专业校考。

除广东外,放眼全国,今年越来越多的院校承认省级统考成绩,例如,据《四川电影电视学院2022年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公告》,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在辽宁省不再设置校考而全部采用省级统考成绩。

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中心主任胡向东表示:“对考生来说,加大统考推进力度,应该是大大的利好:一是标准统一,二是实施相对规范,三是减少考生奔波考试之苦和花销费用,有利于考生全力备考,也能够帮助学生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应对文化课程备考。”

此外,《意见》也指出,对于少数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艺术院校,可按程序申请在省级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记者采访发现,目前综合类大学一般采用省级统考加文化课的评测方式,而专业类院校则更多是采用校考加文化课的评测方式。

吕同学告诉记者,在她看来,一般艺考生有两条路径选择:如果文化课成绩占优势,在每年12月的省级统考之后就专注文化课,两者成绩综合起来较好则有可能进入排名靠前的综合性大学;如果文化课成绩不占优势,则在省级统考之后,继续参加校考,实现统考保底,校考冲刺。“大家公认专业条件比较好的同学,会全力准备校考,考上中传、中戏、北电、上戏这‘四大院’的概率比较高。”吕同学说。

胡向东表示,完善和优化艺术类招考体系是系统性工程。对于省考来说,需要加大区分能力,要给艺术类高校提供良好生源,关键在于建立公平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对于组织校考的学校,要充分尊重差异性,结合各校实际制定方案,使校考真正发挥出发现培育优秀人才的功能。

3.提高文化素养将对艺术创作有极大助益

距离高考越来越近,姜子怡结束了今年的校考之旅。但是她坦承,文化课成绩是目前的短板。

近年来,由于部分高校对艺考考生文化课成绩要求不高,导致一些考生将艺考作为“升学捷径”。为此,《意见》明确提出,逐步提高文化成绩要求。要求各省(区、市)在现有文化课成绩要求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划定、逐步提高艺术类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逐步扭转部分高校艺术专业人才选拔“重专业轻文化”的倾向。

“有的考生和家长有一个认知误区,认为艺术类录取分数相对不高,如果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话,可以通过报考艺术类找到一个上大学的出口,这个想法既是对艺术类选拔的误解,也是对自己专业选择的盲从。”刘硕一针见血地指出,“并且,不是拿到了艺考合格证,就可以松懈下来,毕竟高考成绩同样重要”。

胡向东也表示,多年来的事实表明,文化课和艺术专业考试成绩双高的学生才能进入高水平艺术院校。艺术专业课一定和文化课相辅相成。

“提高对文化课成绩的要求,不等于需要突击弥补文化课,也不会占用学艺术的时间。学艺术,首先要热爱艺术。”刘硕说,“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从读书学习第一天起,就在潜移默化地积累。这样的积累是学习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和思考的需要,它是每个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导演专业而言,读书、写作、看电影、听音乐的过程产生的观察、思考都是对自己艺术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收获的素养和感悟,更会对艺术创作有极大的助益。”


上一篇:科学高效备考、调整身心状态,2022高考加油!

下一篇:三位一体招生和高职提前招生,考生足不出户参加高校“云测试”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