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赞回答中,都提到一个词:自律。
而生活中,所有优秀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01
有了自律, 一切所求近在眼前
前几天,陈道明靠走路迅速占领热搜。
视频中,他西装笔挺,风度翩翩,昂首挺胸,一路疾走,丝毫不见老态。
油腻与老去似乎和他不沾边。
无数网友感叹:
“陈道明老师吃了不老药,完全看不出已经65岁。”
“觉得他没变过样子,不仅仅是身材,还有气质。”
“我怀疑他74岁也是这个样子!”
这与我们平时印象中的60几岁,相去甚远。
毕竟许多中年人,早就与风度翩翩毫不沾边。
为什么陈道明光靠走路也能上热搜?
因为,陈道明有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学。
他曾说:“我觉得节制是人生最大的享受,物质的释放、精神的释放都很容易,但是难的是节制。”
做人的最高意境是节制,而不是释放。
而一个人活到极致,就是学会在别人看到的地方节制。
在很多人强调社交、人脉的时候,陈道明则对低质量的社交深恶痛绝。
拍完戏,别人都出去喝酒,吹吹牛,他只有一句:
“没事别找我啊!”转身回家。
那平时的时候在干嘛呢?
陈道明的哥哥说在天津老家时,陈道明从不看电视:
“他北京的家中连有线电视都没装,书房里的床堆满了书,自己就睡在一堆书中。”
他爱读古典文学,家里书架上摆了很多,书法也每天都练,写得一手好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年纪再大了一点之后,在家拿着毛笔抄写《道德经》,或凭记忆画拍戏过去的地方。
陈道明说,到了我这个年龄段,凭经验在演戏。说实话,现在真有些黔驴技穷了。
只有玩命读书,因为你知道的太少,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读书。
一句话就能看出陈道明的自控力,也就是我们近年来常听的一个词:自律。
能够自律的人,都活成了我们羡慕的模样。
西奥多·罗斯福说:
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有了自律, 一切所求近在眼前。
02
毁掉你的,就是你的不自律
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冠状病毒,让全国人民都不能出门。
在这场计划之外的长假里:
有人熬夜追剧,手机一玩就是一天,白天又进入睡眠模式,长期作息不规律,导致精神状态极差,复工后也难以恢复正常状态。
正如最近网上流传甚广的一个段子:
“休了一个月长假后,复工第一天,坐在电脑前的我,想不起开机密码,全然忘了自己是做什么工作的.....”
一个长假改变了所有,能快速“废掉”一个人的,腐蚀灵魂的就是这些不自律的“贪图玩乐”。
其实大多时候,葬送自己大好前程的,往往都源于不自律。
曹操在晚年对于将位置传给谁,一度举棋不定,主要有两大人选:曹丕和曹植。
当年铜雀台落成,曹操叫了一帮文人登台做赋,曹植也在其中。
曹植七步成诗,写下的《登台赋》,精彩绝伦,震惊众人,曹操也很满意,认定曹植日后能继承自己的大业。
曹操对曹植刻意培养,出去打仗的时候时常带着曹植出去历练历练。
但曹植虽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太过于追求自我,放荡不羁,喝起酒来更是不加克制,极不自律。
而曹植主要的竞争对手曹丕,却是事必躬亲,做事成熟稳重,虽无大功,但也不出错,严格按照曹操的命令做事。
最终,曹操还是选择将大位传给了曹丕。
人们总喜欢将失败的原因归为他人,常常认为毁掉自己的,是各种娱乐活动,但始终不肯承认:
毁掉你的,就是你的不自律。
03
改变自己,从自律开始
以前总觉得,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人不风流枉少年。
直到后来,我渐渐发现:每一个不自律的行为,都会给你带来更大的痛苦。
不要做欲望的奴隶,自律可以令我们活得更高级。
谷歌有位高级工程师,叫马特·卡茨。
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30天改变的计划,每天做一些之前未能坚持的事。
比如:每天骑自行车上班,每天步行10000步,每天拍一张照片,写一本5万字的小说;
不看电视,不吃糖,不玩推特,拒绝咖啡因......
可以说这份计划充满了挑战性,做不到自律的人势必无法完成。
但马特坚持了下来。
30天后,昔日那个肥腻的宅男工程师不见了,他开始发自内心地喜欢上骑自行车去工作,甚至完成了在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远足。
做任何事只要一鼓作气,关键时刻坚持下去,就能到终点,不坚持的话,只能停在半路上。
心理学家曾经总结过这样的规律:
自律的前期是兴奋的,中期是痛苦的,后期是享受的。
美好的人生从不将就。唯有自律节制的人,才会得到岁月的厚爱。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想要改变人生现状,唯一的办法就是行动起来,而能够让你持续不断地坚持下去,就需要严格的自律能力来帮你。
自律的人,既可怕,又可敬。
最后,我想起设计师山本耀司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我要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
共勉!
下一篇:识别高考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