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府山高复 | 杨府山文化补习学校

网站首页 / 高考冲刺 / 7选3 选考

多角度挖掘真题,多维度总结提升

聚焦高考真题·总体策略

历年的高考真题是命题专家(包括高校教授、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依据课标精心设计的典型题目,凝聚了专家和优秀教师们的集体智慧,浓缩了教材上的知识,还蕴含着丰富的学科思想和方法,能真实反映出学科的基本考点和考查方向,能多维折射出高考的基本走向和考查的深度与广度。

笔者发现,许多学校和教师在使用真题时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存在胡乱刷真题、重复做真题和机械用真题等现象。在备战高考时如何使用好真题?笔者从三个方面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为多维度备考提供可行思路。

真题归类,提炼高频考点

真题是非常宝贵的资源。真题的使用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年份,通过做整套真题卷的限时训练来全真模拟高考,锻炼考试者的心态、时间掌控能力和重难点把握情况;另一种是将真题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出高频考点,针对高频考点再遴选出典型例题和典型习题,有的放矢,突破重难点。

两种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效果,教师要按照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方式,不加选择胡乱刷真题,会浪费宝贵的真题资源,也会浪费时间。

高考真题中总有一部分内容是必考、易考、常考的,我们称之为高频考点。教师应整理归类高频考点,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好这些知识点,更容易拿分。笔者分析了从2015年到2023年的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的物理试题,总共16份真题卷,提炼其高频考点,其中选择题中,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受力分析,万有引力,静电场中的电场线、等势线及带电粒子的运动等几乎每年必考。

以真题中的“万有引力”考点为例,16份真题卷考了16次,考查知识点分别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宇宙速度和行星运行等综合”“万有引力定律结合能量、牛顿运动定律和超失重现象”“开普勒第三定律”“变轨问题”和“星体的追及相遇问题”等。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对万有引力部分的要求是“通过史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知道万有引力定律;认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意义;认识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会计算人造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教师应依据课标结合本校学生学情,设计突破高频考点的专题,让学生明确哪些是必须掌握的主干内容,建构高频考点的体系。

典例精练,总结方法技巧

易错的真题值得再刷,但笔者不建议不断重复做真题。学生花大量时间重复做真题而不深入总结,会误以为正确率提升了,而实际上很多时候只是增加了表层的记忆。当以后遇到新题时,学生往往还是会陷入困境,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陷入题海战术的恶性循环。这种情况一定要避免。

教师只有潜心研读高考历年真题,方能领悟高考命题的深刻内涵和规律。专家在命制高考题时充分考虑了命题角度、题量、题型、难度等,可以在真题中遴选出一部分题目作为典型例题和典型习题,检验学生素养水平。学生在典例精练中暴露出一些知识漏洞,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精确定位,帮助学生总结方法和定点突破。

以真题中高频考点“万有引力”为例,教师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的专题,即“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万有引力定律与其他内容的综合”“变轨问题”“星体的追击相遇问题”。四个专题分别遴选出合适的真题作为典型例题,对这方面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让学生根据典型例题总结解题方法。典型例题配套典型习题,典型习题可以是同样的考点,但应更加有拓展性,典型习题可以由教研组自己编写或改编而来,注重延展性。

真题探源,把握命题方向

教师需要充分理解高考真题的内涵,不要停留在真题的表面,要将高考真题与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分析和研究。

使用真题时,如果不理解其内涵,机械刷题,不总结和探寻真题背后考查的学科知识本质,不知道考查的是学生哪方面的核心素养,往往事倍功半。

有部分真题的来源是命题专家根据教材中的课后习题或例题改编而来的,有部分真题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命制的。在高三备考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关注生活,规范答题,加强历练,保持沉稳的心态,从容应考。

还是以真题中“万有引力”高频考点为例,其中2023年1月浙江省高考选考物理试题的第10题“行星冲日”是根据物理新教材必修第二册书本第72页书后练习第6题改编而来。注重课后习题,多研究真题背后考查的本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把握命题方向。

命题专家非常了解学生的习惯思维和做题习惯,他们善于抓住大多数学生在某一素养上的短处,以便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通过真题探源,在研究真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体会,就能理解命题专家的思路,从命题者的角度思考他们是如何设置“陷阱”的。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命制者对话。

(作者系浙江省嘉善中学高级教师、嘉兴市物理学科带头人)

作者:陈龙美


上一篇:提升对真题的理解力、转化力和应用力

下一篇:高中生物学习经验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