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府山高复 | 杨府山文化补习学校

网站首页 / 高考冲刺 / 语文

2012届高考热点押题素材9

2012届高考热点押题素材:高山仰止话林庚

   【人物档案】

   林庚 (1910—2006)字静希,福建闽侯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历任清华大学助教,厦门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燕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庚先生是著名的诗人、学者,他的新诗创作及关于新诗格律的理论探讨,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他又是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在中国文学史、楚辞、唐诗及古典小说等领域,有深刻、系统、独到的见述。

   林庚的一生充满诗意。读清华大学中文系时的毕业论文就是他的第一本新诗集《夜》。此后,他创作出《春野的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诗集,被誉为给诗坛带来一份晚唐的美丽。袁行霈说:静希师首先是一位诗人,是一位追求超越的诗人,超越平庸以达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极致。他有博大的胸怀和兼容的气度……他有童心,毫不世故;他对宇宙和人生有深邃的思考,所以他总能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

  人物透视

  学问与人品

   中文系办一份学生刊物时,学生主编去找林庚题字,林老爽快应允,还对当时这位才上大二的学生说:看您什么时候方便。下午行吗?”当他按约定时间赶到林庚寓所时,林老已立在初春的寒风中等候,拿出写好题词的精美卡片,还抱歉地问学生:年纪大了,不能写毛笔大字了,只能写几个钢笔小字。不知道适不适合刊物用?” 高考资源网

   林庚是一位真正的长者:一流的学问,背后是一流的人品;没有一流的人品,做不出一流的学问来。

   【素材解读】

   林庚先生为学生题字所表现出的谦和与守信之风,让人感动。本素材可用在有关人品、境界、学问与品格等相关的话题中。

   【素材运用】

   人品与人才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两者之间可以相互制约,也可以相互借势。好人品与好人才对于一个人的事业成功,对于一个人是否为社会所用,有着同样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众人耳熟能详的人才,可是他要是没有几十年风里来雨里去,默默无闻搞研究的人品,他能有今天的成功吗?

  漫话《西游记》

   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庚先生经常夜读《西游记》。就这样,白天被批判的林庚,晚上在书斋里摊开书卷,从文学中得到宽慰和愉悦。最终他将《西游记》烂熟于心。难得的是,他将自己的人生感悟融进了对小说的理解,在80岁高龄出版了《〈西游记〉漫话》这样一部极具个性的充满诗人气质和潇洒笔意的快意之作

   古代文学研究大家程千帆教授在给先生写的信中说,他是在病中收到了林庚先生的著作,看了书竟爱不释手,自己看不完,就让自己的学生给他念,一口气花了三天,高兴得不得了,说这书是盖自有《西游记》以来之第一篇文章也’”。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杜晓勤说:林庚先生到晚年都童心未泯,成为大教授了,都还看小人书。在20世纪80年代,他以诗人的眼光,在著述《〈西游记〉漫话》里提出:《西游记》是神话和童话的结合。

   【素材解读】

   林庚先生在困厄中以书为伴,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与文学作品结合,留下了一部让学界赞叹的大书。本素材可用在有关困境、执著、童心的话题中。高考资源网

   【素材运用】

   无邪的童心立于社会而不败的资本就是那股浩然的正气,它驱散所有的诱惑,让你高耸于正义不败之林,并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有它在,人生的旅途中便不必担心寂寞,因为会有一个与孩童一样纯洁的童心时刻与你走在一起,与你一同走向成功。它放射出无限的力量,让你在前进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它更闪耀出的是耀眼的光辉,号召所有与你一样纯洁的童心。

  最后一课

   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在讲台上已躬耕了半个世纪,但这最后一课,他整整准备了一个月。他的讲课题目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

   讲课那天,名流如云,燕园为之拥塞,场面极一时之盛。铃声一响,身高一米有八的老先生出现在讲台上。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整整一节课,先生只讲了一首诗,然而,却讲得激情飞扬,贯通古今,纵横捭阖,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在先生的讲授中,长眠千古的屈子和诗仙奇迹般地得以复活,带着五千年华夏文化的精魂,洞穿时空,直击今人的心灵世界。这堂课下来,大家都蒙了:诗歌竟然可以讲到这个境界!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休养了好长一段日子。

   【素材解读】

   林庚先生为自己的告别课精心准备,将自己的学识展示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受到敬业与博学的大师风范。本素材可用在有关敬业与乐业、精彩人生、人生壮怀的话题中。

   【素材链接】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一句格言教训弟子: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当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率真的林庚

   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张鸣说。

   但老人的隐居生活却似乎自得其乐。一次,张鸣去拜访他,请教学问。两人正高谈阔论,忽然屋里响起一阵响亮的鸡叫,随后锣鼓声大响。张鸣大吃一惊,不知所措。林庚见了,在一旁得意地拍起手,哈哈大笑。原来那是儿孙们送给这位年过九旬老人的一件玩具,只要说话声音过大,就会自动发出声响。这是林庚十分喜爱的玩具。

   林庚还喜欢孩子们送给他的玩偶悟空八戒,特意挂在窗前,只要一碰,两个玩偶便手脚乱动。他还酷爱风筝,常到学校围墙外的空地放风筝。他在床头挂了一只花蝴蝶的风筝。在那只花蝴蝶的相伴下,他睡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高考资源网

   他纯真、率真、赤诚,就像一个真正的孩子。而这是做一个大师最大的特点。钱理群说。

   【素材解读】

   林庚先生在晚年淡出公众的视野,以赤子之情怀感受生活的真实与美好,自得其乐而又平淡安详。本素材可用在有关赤诚、淡泊人生、隐居之乐等话题中。

   【素材链接】

   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应邀到她家做客,进屋后看见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在玩弄英国皇家协会刚刚授予居里夫人的一枚金质奖章,惊讶地说:这枚体现极高荣誉的金质奖章,能得到它是极不容易的,怎么能够让孩子玩呢?居里夫人却说:就是要让孩子从小知道荣誉这东西,只是玩具而已,只能玩玩,绝不可以太看重它,如果永远守着它,就不会有出息。

  相期以茶

   2005年春,北京大学中文系隆重举办林庚教授95岁寿庆,首先朗读季羡林先生的祝词:相期以茶——贺静希兄九六大庆。在场的人都知道季先生正在住院,可是看到他仍能用毛笔写字,笔锋流畅有神,大家都在心里以相期以茶祝颂两位前辈。

   相期以茶是中国人祝寿的习惯用语。米寿茶寿成为老年人对生命的期望。汉字的形体,一看到便知如同八十八合起来的。茶字的形体,很像米字之上加上草字头。草字头,如同数字廿”(音念,即20)。这样,米字上加上就成为108岁了。所以称108岁为茶寿 高考资源网

 2006年是季先生的95岁寿庆,这就自然地让我们想起编写《相期以茶”——季羡林散文集》。这里的相期以茶四个字,请林先生题字最为完满了。2005年底,我们去拜见林先生,先生欣然命笔。他题的相期以茶,用了硬笔,苍劲有力。林先生自谦手有点抖了,但他的签名仍保存原有风采。现在林先生题的四个字就选用在季先生散文集的封面上。季先生的散文凝聚了他的人生体验,凝聚了他的智慧、思想、情感和人生经历的跌宕起伏,林先生也正是这几十年的见证人。携手共度七十载春秋的风霜雨雪,友情是很宝贵的。令人扼腕痛惜的是,97岁高龄的林先生已于2006104日仙逝了。季先生的散文中洋溢着相期以茶的思想力量,它也必将鼓舞广大读者更积极乐观地创造生活。

   【素材解读】

   林庚与季羡林的友谊,验证了相期以茶的美好和圆满。人生易老天难老,而人之友情,却如陈年老酒,愈久弥香。本素材可用在有关相期以茶、见证友情等话题中。高考资源网

   【素材链接】

   文学家苏曼殊的绘画造诣很深,他同江苏的赵伯先是好朋友。两人交情甚笃。一天,赵伯先请苏曼殊作一幅画,苏曼殊向来不轻易画画,但伯先是老朋友,自然一口答应了。由于苏曼殊当时正忙着收拾行李准备去日本,没来得及马上给赵伯先画画。谁知分别不久,黄花岗之役爆发了,赵伯先是个革命党人,他对黄花岗起义失败感到无比义愤,呕血致死。苏曼殊得知好友去世的消息,异常悲痛,赶忙画了《荒城饮马图》托人带回国内焚化在赵伯先的墓前,以示哀痛。即使这样,他还觉得愧对朋友,从此后,就不再作画,以示心中愧怍之情。

  人物品读

那一份晚唐的美丽

——重读林庚 王文静

   重读林庚,是在先生离世的第五个年头。在诗歌文学日渐边缘化的今天,人们很少再提起诗人的时候。闲时偶尔从书架低处抽出一本丰子恺的漫画册,看画时读到标题,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几人相忆在江楼的曼妙词句。不知怎的一下子就想起林庚先生来。

   看过林先生的评传,书里说1930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读完二年级的林庚自愿转到了中文系,转系的原因就是一本《子恺漫画》。先生晚年曾经回忆说,自己的中学时代兴趣在理科,醉心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了清华后常在图书馆乱翻乱看,看到了《子恺漫画》,画的标题竟是无言独上高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几人相忆在江楼这些美丽的古人诗句。看了画,就去找诗词看,结果就入了迷。再读郑振铎为《子恺漫画》写的序言,先生一下子就对古典诗词上了瘾。古老的诗歌艺术就是如此有魅力,美丽的唐宋诗词使林庚的人生从此改变。

   做诗人,创作旧体诗,让他得到了前辈大家俞平伯和朱自清的赏识,毕业后成了朱自清的助教。自由诗创作,让他得到了另一种自由——“用最原始的语言捕捉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他创作的《朦胧》《夜行》等名作,受到沈从文等先生的推崇,由此成为诗坛健将。可作为一名自由诗的杰出创作者,林先生知道重新探索的艰难。不过,在他看来,创作应该是一件探险的事业,而不能是吃现成的。”1935年,在包括著名诗人戴望舒在内的诸人的不解和劝阻中,林庚开始了对格律体新诗的创作和研究。

   读过林庚早期创作的诗歌,正像诗人废名说过的那样:他的诗是自然的,同时也是突然的,有着一份晚唐的美丽。如今重读林庚,更喜欢他耄耋晚年的作品。一本去年从书店购买到的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的,先生九十岁时问世的诗歌力作——手迹影印本哲理诗集《空间的驰想》,总是让我爱不释手。

   正因为先生曾经就读于清华物理系,有着深厚的自然科学学识功底,才使他更加觉得有限的科学方法在无限的宇宙面前总是显得那样苍白,而艺术的表现却可以超越,艺术的感受在一刹那可以永恒,能于一瞬见终古,于微小显大千,能使人类超越有限,直面无限的宇宙。诗歌足以实现人生的解放。先生每首诗中的哲理味道,就在于突然里面,包含着太多深邃隽永的自然高考资源网

   捧读这本书,常让我浮想联翩:假如时光可以倒流,自己的前途可以选择,我一定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走进清华园,走进林先生的古典诗词的课堂,亲耳聆听先生有关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的独特讲解,在青春成长的路上不断承装青春和美的无尽财富。我是多么渴望亲眼看见身着丝绸长衫,神采奕奕的林庚先生,做一名台下虔诚弟子,屏息凝神,只等林先生的慢条斯理,京腔京韵,还有那清秀、飘逸的书法板书……

2012届高考热点押题素材:用智慧诠释人生

   【人物档案】

   于丹,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从1988年开始活跃在影视传媒的第一线,先后担任《在共和国史册上》《太阳照常升起》《香港沧桑》等二十余部大型电视专题片撰稿人及《正大综艺》《环球》等电视栏目撰稿人。近年来,于丹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栏目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代表作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等。

  人物语录

  关键词:境界与追求

   1.眼界的高低、境界的大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2.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大眼光,就会抓住我们眼前的每一个机遇。

   3.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

   4.真正的英雄是能够为自己的心做主的人。

   【解读】

   心有多宽,路就有多远。人生的起点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要带着宽广的胸怀上路。在未知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抓住每一个机会,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成功就不会太遥远。

  关键词:超越与感悟

   1.人能够看清目的和方向是不容易的。

   2.冠军永远跑在掌声之前。

   3.留一份寂寞给生命,让生命可以开阔。

   4.人格理想的支点:依于仁,游于艺。

   【解读】

   人生不仅要有理想,还要有敢于超越自己的决心和勇气。当眼前被一团迷雾笼罩时,要努力辨清方向,找准自己的位置,并执著地走下去。高考资源网

  关键词:自省与自思

   1.人最难认知的是自己的心。

   2.只有自己的心清楚了,才能去善待他人。

   3.外在世界有多大,内心的深度就有多深。

   4.你必须亲自丈量脚下的每一步路。

   【解读】

   人的最大弱点是善于给别人挑毛病,而无视自己的缺点。每个人都有缺点也都有优点,它们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伴随在我们左右。智者往往把目光伸向远方,愚者才会选择停滞不前。打开自己的心窗,用宽容之心去结交这个世界。

  人物透视

  于丹谈成长

   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人过四十天过午。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人到六七十岁,难道就不要学习新的生活方式吗?一位80岁的老奶奶能跟孙子学着玩游戏,能试试孙女的新裙子,能跟孩子出去郊游,这个老人一定是幸福的、快乐的。原因很简单,她仍然保持着成长的力量。

  成长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指标,就是尊严和自由。其实人这一辈子,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提升尊严、延展自由。无论多好的职业和感情,一旦侵犯到尊严和自由,就会产生冲突,甚至出现新的选择。除了尊严,还有一个成长指标是自由。很多人问我,你这么主张自由,那你教孩子背诗词吗?那是当然,可我不是让她手放在背后一本正经地背诵,而是在她踩着滑板车跑时,我们大声地背诵。

   让一个人能有尊严,能自由地成长,这是我们的一种期许。

   山坡上开满了鲜花,但在牛羊的眼里,那只是饲料。今天并不是鲜花少了,而是牛羊的眼光多了。我们渐渐地失去审美的眼光,而把这个世界看成是同一种功利标准的筛选。我们越来越成功了,却失去了成长的力量。

   成功,或许是一个评判人的标准,但只是成长中的一部分标准。成长的过程中,有一套综合的、多元的标准体系。一个人,只要能成长,就一定有未来。在所有的时间中,最重要的就是当下,最重要的就是成长。

   【素材解读】

   如果说生命是一簇娇艳的花朵,那么,成长中经历的艰苦磨难就是催生花朵的风雨;如果说人生是一场壮丽的航行,那么,成长中遇到的磨难就是鼓动船帆前行的劲风。成长不仅需要勇气、智慧,还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自由。尊严是做人的底线,自由是人生的向往,在众多的成长元素中,我们要学会把握和筛选。只要心中的信念从不动摇,前进的勇气从不消沉,灵魂深处的执著从不熄灭,就一定能迎来晴朗的天空和美丽的艳阳。高考资源网

  于丹谈幸福

   我认为一个人在成长和变化的时候是幸福的。其实,人什么时候是成长的?就是你在穿越各种生命体的时候,有时候在一天之内,你的心能够体会15岁和50岁的心情,你可以玩得像15岁的孩子那样赤子烂漫,一派天真;你也可以像5060岁的人有一种幽静、高远,能够在天地之间体会到历史的穿越。

   一个人的生命在这样的变化当中,你能够活在当下,你能够创造,就是你享受快乐的时候,不是被动享受别人给你创造的东西,而你能动手。哪怕说今天上街吃了一顿饭,说这个菜特别好吃,回家以后哪怕你弄得连油锅都烧了,满屋子都是烟,家里人都觉得你烧糊了不好吃,但你试着做了,这件事情就说明你在成长,你在做事情。

   有时候,我看到今天的孩子拿到变形金刚、电动娃娃又昂贵又精密,但实际上任何一个机电的东西,越精密,就说明越容易坏。一点坏了,整个都不动了。我会想起我们小时候,小男孩自己削手枪,小女孩一边跳皮筋。我们做的那些东西是简单的手工劳动,这儿坏了修修,那儿坏了动动,有一种生机活在手里。所以,我觉得童年是一种预言,更重要的是折射出对科技文明包围了的今天的世界。我们新的幸福感有多少是依赖物质所购买的延伸,有多少是我们生命内在骄傲和自足的创造。在我看来,幸福是一个过程,我能够掌控、我有自信、我分享、我创造。

   【素材解读】

   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愉快的,使人心情舒畅、甜蜜无比。幸福是一种信念,这种信念会让人更勇敢、更坚强、更执著,遭遇失败的时候,幸福能改变你的心态,让你看到希望。幸福也是一种语言,它可以在声音中传播,也可以在目光中传递,还可以在彼此的心灵间流动。幸福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它就像看不见摸不到的空气,等被吸到了肺里,我们才会发觉,原来生活是如此美好!

  

于丹谈梦想

   这个时代,梦想对我们每个人来讲,到底是一种奢侈品,还是一种必需品呢?可以说梦想人人有,但是每个人对梦想的判定很不一样。很多人说现在现实压力太大,梦想真奢侈,其实,把梦想当奢侈品的人就会觉得梦越来越奢侈,因为关注现实越多,梦想的空间被挤压得越小。还有一种人的梦想就相当于粮食,相当于空气,是生命的保鲜剂,所有生活出发的理由和最后的归宿都只是为了这个梦想。当一个人把梦想当成生活必需品的时候,梦想就能引领我们的现实。

   其实,梦想和现实之间还有一个中介点。那是理想。很多人都问过我,梦想遭遇现实的时候就会破灭吗?我想说重要的是怎样从现实里找到一种可能性,让我们的梦想变成理想,然后为它奋斗。高考资源网

   梦想跟环球又是什么关系?我自己在行走的时候有一个感受。我们在不同的地方,其实会完成三种不同的邂逅。第一重邂逅是完全陌生的山水风情,它让我们惊讶,让我们震撼,让我们感慨,这一切开了我们的眼界,给我们一种不同的经验。比这更深一层的邂逅,是邂逅到一种生活,一种理念,一种人的态度。同样的日子为什么有人跟我们过的不一样呢?越过这重邂逅,第三重就是邂逅了我们自己的梦想,触摸到一个从来不曾相遇的自己。人在旅行中有时候会开怀大笑,像一个天真的孩子,有时候会放声痛哭。我们穿着职业装在写字楼里甚至在自己家人面前都没法释放出来的眼泪这一刻迸发出来。有的时候我们会酩酊大醉,我们会像李太白那样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些时候我们邂逅到的是那个完全陌生的自己。

   【素材解读】

   人生离不开梦想,有了梦想才有希望。梦想是奢侈品还是必需品?于丹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解读。梦想的含义很宽泛,它可以是一个遥远的神话,让人无法到达,也可以是一个小小的愿望,让人触手可及。无论梦想是什么,人生都不能没有它。芸芸众生中,成功的人少,平凡的人多,但平凡的人同样可以活出精彩,活得辉煌。高考资源网

  

敬佩于丹

李美玲

   是她,把上亿中国人带到了一位年已2556岁的老哲贤圣人面前和大家拉家常。于是,孔子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圣贤,而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邻家老头。

   我以前也看《百家讲坛》,只是听听哲理和故事。去年的国庆节我去了太白山,于丹的精彩是在后来的一个电视评论节目里看到的,《论语》是在小学课本里学的,突然间重新拉出桌面,电视,网络,收视率、下载量节节攀升,让人吃惊。听了于丹,估计大家都会想买本《论语》在家里珍藏,想重新认识和学习中国典籍的魅力。

   于丹以讲授的方式,深入浅出,我在报纸上看到易中天的评价,说她真棒。难怪网友们都叫她女易中天

   于丹认为,《论语》的精华是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其实,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一些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大这种缺憾和不如意,你将永远生活在阴影中,这种心理的暗示力量,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心理素质。

   我印象最深的是她讲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那一段。她把小人理解为小孩子,相当长的时间里,大部分的理解都是和君子相对的不道德的人,于丹说,女子和小人都难养,原因是,在以前的体制下,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是没有受教育的机会的,没有知识没有地位,当然就没有了参照,女子是不是会狭隘会抱怨会难养呢。而小孩子,她单纯的认为是不到周岁的婴儿,是不是也是最难养的呢。我喜欢这样的理解,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如果把生活都简单化的理解,我们是不是要轻松很多快乐很多?

   我不崇拜圣贤,对于丹也只有敬佩,我只是喜欢她用最朴素的语言讲朴素的道理,每个人的心还得要自己去填色增彩,用适合自己的知识去充实。高考资源网

   【精到点评】

   《百家讲坛》让人们熟悉了于丹,也在于丹那里对古代圣贤的思想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人们敬佩的不仅是于丹的能说善辩,还有她对《论语》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其实,敬佩一个人不只是人品,还有她的学识和心灵的本真,这在于丹身上得到了体现。

上一篇:2012届高考热点押题素材10

下一篇:2012届高考热点押题素材8